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生态保護補償邁出重要一步

浏覽: 作者: 來源: 時間:2021-09-23 分類:行業要聞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态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從完善分類補償制度健全綜合補償制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等方面,明确了我國深化生态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生态保護補償制度作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生态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态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态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從完善分類補償制度、健全綜合補償制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等方面,明确了我國深化生态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堅持系統推進政策協同

我國生态補償機制建設曆經了多年實踐,在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7個領域建立了生态補償機制,取得積極成效。與此同時,也存在補償覆蓋範圍有限、政策重點不夠突出、獎懲力度偏弱、相關主體協調難度大等問題。今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生态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

“《意見》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構建生态文明制度、落實權責、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戰略意圖,是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後,又一項面向綠色發展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國社科院财經戰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對于改革目标,《意見》明确,到2025年,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适應的生态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完備。以生态保護成本為主要依據的分類補償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為基本取向的綜合補償制度不斷完善,以受益者付費原則為基礎的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格局初步形成,全社會參與生态保護的積極性顯著增強,生态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局面基本形成。到2035年,适應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要求的生态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定型。

“文件對分類補償制度、綜合補償制度提出了較全面的政策框架,并提出逐步探索統籌保護模式,明确要結合空間中并存的多元生态環境要素系統謀劃,體現了系統推進的政策思路。針對實踐中容易出現的政出多門現象,提出部門間要加強溝通協調,避免重複補償;通過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撐,增強改革協同效應。”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資源環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樊轶俠說。

同時,新政策體現了“強化激勵、硬化約束”的導向,清晰界定各方權利義務,實現受益與補償相對應、享受補償權利與履行保護義務相匹配。“比如,《意見》提出對于一些生态功能重要地區加大支持力度,也提出對生态功能重要地區發展破壞生态環境相關産業的,适當減少補償資金規模。”樊轶俠說。

重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政府開展生态保護補償、落實生态保護責任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參與,推進市場化、多元化補償實踐;逐步完善政府有力主導、社會有序參與、市場有效調節的生态保護補償體制機制。

近年來,我國加快建立健全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生态補償機制。統計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重點生态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524億元,在對禁止開發區域和限制開發區域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大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生态功能重要區域的支持力度。此外,目前已有新安江、赤水河、酉水、滁河等跨省流域建立了省際橫向生态保護機制。

樊轶俠認為,《意見》體現了推廣經驗與探索機制相結合。“例如,跨省流域橫向生态補償的‘新安江模式’,試點成果已在不少地區推廣應用,文件中提出健全橫向補償機制,總結推廣成熟經驗。同時,文件提到,鼓勵地方探索大氣等其他生态環境要素橫向生态保護補償方式;逐步探索對預算支出開展生态環保方面的評估等。這些創新性探索将會在不同層面推動我國多元化、市場化生态補償制度的完善。”樊轶俠說。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推進多元化補償進行了專門規定,明确“合理界定生态環境權利,按照受益者付費的原則,通過市場化、多元化方式,促進生态保護者利益得到有效補償,激發全社會參與生态保護的積極性”。

比如,對于完善市場交易機制,《意見》要求,在科學合理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逐步開展市場化環境權交易;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生态保護補償制度要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生态保護補償本身體現了經濟成本和收益,不再完全通過政府手段解決生态保護問題,而是通過更加透明、量化的市場機制實施,建立多方補償機制。”何代欣說。

财稅金融工具共同發力

《意見》提出了一系列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的舉措。比如,研究發展基于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各類資源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建立綠色股票指數,發展碳排放權期貨交易;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符合綠色項目融資特點的綠色信貸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和機構發行綠色債券;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創新綠色保險産品參與生态保護補償。

樊轶俠分析,碳排放權交易是以市場手段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制度,現貨市場是對碳排放權配額進行買賣交易的場所,“期貨市場的建立主要是為了發揮其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有效對沖現貨市場風險,提升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效率”。

“在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的基礎上,發揮金融市場作用,引入生态産品交易,能夠更有效率地體現生态建設的價值。财政政策與金融工具相結合,有利于加快推進多元化補償。”何代欣說。

對于發揮财稅政策調節功能,《意見》明确,發揮資源稅、環境保護稅等生态環境保護相關稅費以及土地、礦産、海洋等自然資源資産收益管理制度的調節作用;繼續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落實節能環保、新能源、生态建設等相關領域的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建立綠色采購引導機制。

“稅費調節、政府采購等财稅政策的完善和實施,會為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發揮有力引導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樊轶俠說。(記者 曾金華)

來源: 經濟日報

啦啦啦www在线资源,新版天堂资源中文WWW下载在线